首页 资讯 正文

打通基层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这个“大篷车”让村庄拥有“诗和远方”

体育正文 196 0

打通基层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这个“大篷车”让村庄拥有“诗和远方”

打通基层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这个“大篷车”让村庄拥有“诗和远方”

中青报·中青网(zhōngqīngwǎng)记者 李丹萍 不久前,在海上航行4小时后,方诗琪(fāngshīqí)随着“浙版·全民阅读大篷车(dàpéngchē)”(以下简称“大篷车”)来到浙江舟山嵊泗列岛。她是浙江出版新时代青年宣讲团的(de)成员,在嵊泗菜园镇青沙村,她开启了(le)自己在“大篷车”之旅中的第16场宣讲。 过去半年,方诗琪跟随“大篷车”,足迹遍布浙江(zhèjiāng)丽水(líshuǐ)、衢州、舟山(zhōushān)等地的(de)25个县(市、区),行程达4000余公里。从群山叠翠的浙西南,到波澜壮阔的东海岸,她(tā)和宣讲团的伙伴们一起,走进农家书屋、文化礼堂,步入乡镇学堂、社区广场,进行着一场“书香长征”。 “浙版·全民阅读大篷车”活动现场。活动方供(fānggōng)图 自2024年年底启动以来,“大篷车”将图书市集、文艺演出(wényìyǎnchū)、图书捐赠、阅读推广(tuīguǎng)和理论宣讲、主题图片展等“五位一体”综合文化服务送到全省基层末梢端,惠及群众(qúnzhòng)13000余人次,书写了“绿水青山(lǜshuǐqīngshān)”与“精神共富”交融的新篇章。 如何让讲述接地气、冒热气、有生气,是宣讲员们工作的关键(guānjiàn)。在方诗琪看来,以本职工作(běnzhígōngzuò)为着力点(zhuólìdiǎn),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,才能让乡亲们“听得懂”又“听得进”。这也是很多宣传员的努力方向,他们学讲(xuéjiǎng)当地方言,深入了解各个村镇的历史故事、特色产业,在泥土(nítǔ)中锤炼宣讲功夫,耕好面向群众讲好浙江(zhèjiāng)故事、中国理论的“责任田”。 “浙版·全民阅读大篷车”活动现场(xiànchǎng)。活动方供图 在丽水庆元县大济村,方诗琪用庆元香菇的发展案例讲解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;衢州龙游县官村村(cūncūn)中(zhōng),宣讲员王曼霏以当地皮纸为(wèi)引,述说这项传统纸类在现代出版业中焕发的新生;在舟山定海新建村,宣讲员王力明用一曲吉他弹唱,唱出了美丽(měilì)乡村的共富蝶变(fùdiébiàn),赢得村民阵阵掌声 在衢州衢江区廿里村农家书屋,村民(cūnmín)姜建珍把玩着宣讲员(yuán)带来的非遗文创。“我以前(yǐqián)没有接触过文创方面的知识,听了今天的宣讲,很有启发。”她指着书屋墙上挂着的剪纸作品说,村里正在积极推动“廿里剪纸”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,这些知识正好能派上用场(pàishàngyòngchǎng)。 宣讲之外(zhīwài),村民的日常生活因知识的传播,发生着显著变化。作为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对口帮扶村,开化县田畈村早在3年前就(jiù)聆听过宣讲员们的讲述。再次回到(huídào)田畈村,大家发现,现在这里家家户户都建起鱼塘。开化特有(yǒu)的清水鱼,已升级为助力(zhùlì)“人人有事做,家家有收入”的“共富鱼”,更化身当地文旅推介的“金名片”。 “浙版·全民(quánmín)阅读大篷车”活动现场。活动方供图 青年宣讲员们的“书香长征”,只是“大篷车”的一(yī)个缩影,是浙版集团文化帮扶大文章中(zhōng)的小切口。近年来,浙版集团深化“新华书店+农家书屋”微改革,开展“千企(qiānqǐ)结千村”帮扶工作,选派6名省级(shěngjí)文化特派员深入(shēnrù)乡野等,打通了基层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小小村庄也拥有了“诗和远方”。 如今,“大篷车”的(de)“朋友圈”不断壮大,越来越多相关部门加入宣讲队伍,为全民阅读、书香浙江(zhèjiāng)带来更大增量。 来源(láiyuán)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打通基层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这个“大篷车”让村庄拥有“诗和远方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